My previous company was in this culture. It works very well. But it is a small company. So, I don’t think a large enterprise would work as most of the large enterprises are very hierarchy and bureaucracy, full of politics.
https://www.mckinsey.com/capabilities/people-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our-insights/givers-take-all-the-hidden-dimension-of-corporate-culture
Category: Gossip
電影明日戰記後感
因工作關係, 一直都無機會目睹. 最終在NETFLIX上, 終於有機會睇到明日戰記.
整套戲我睇左三次, 第一次廣東話, 第二次英文, 第三次廣東話.
結論, 套戲唔錯, 故事完整, 以科幻動作特技片, 算唔錯, 我真係覺得拍得住荷里活. 真係要抽秤的話, 畫質唔夠高清, 在4K MON睇好濛. 同埋, 最初睇, 我覺得節奏有D慢同埋對白有D位有種講唔出的怪怪地, 我再睇英文對白, 再睇多次中文對白, 明白原來係廣東話本身簡短節奏太快, 而部片去睇英文時會發現英文對白節奏剛剛好, 無遺和感. 個怪感覺係因我地平時唔會好似套戲咁樣講野.
網上評論對這套戲極端, 彈的多數話故事無厘頭, 無深度, 套路古版之類. 咁我又咁講, 作為一個睇開科幻片的人, 我真係覺得真係唔差得過荷里活A級片. 至低限度, 明日戰記個故仔有頭有尾, 正派, 反派, 怪物有齊, 然後打足咁耐. 而有堆所謂荷里活科幻A級片, 可以故仔零散或亂, 無頭無尾, 故弄玄虛, 動作特技又缺, 明日戰記點都好過呢堆, D人只用荷里活科幻經典去同明日戰記比, 用牛䠋來同蚊䠋比, 點比?
至於D人話故仔無深度, 無深度係正常的, 因為明日戰記唔係由經典科幻故事改編, 而係所謂為拍而寫的原創故事. 唔係話原創故事一定無深度, 而係只有一集的原創故事, 世界觀好難有一個好多層次的結構, 好多位只能點到即止, 或輕輕過場就算, 有一些原創經典, 都要在之後套戲紅左, 在之後才補回, 又或拍續集同出小說之類.
基本上, 明日戰記我會推薦, 我評7/10, 廣東話節奏慢左少少同D用語怪怪地扣左分.
但之前有堆人講到唔睇唔係香港人之類的情緒勒索, 就真係無謂, 同有D倒米. 好睇的戲, 係經典, 自然會成經典; 係好睇, 自然會有人去睇. 真係唔需要用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用得多, 會對身變所有野會麻木, 其實係反效果倒米. 當然, 有班人可能真係倒米, 唔知, 呢個世界太多你估唔到的人.
My Medium Posts
電影星空浩劫,科學迷必睇
星空浩劫,好睇,極力推薦。
比Interstaller 同 Gravity 真實,著地。
故事,在冷戰時代,1985年,列根的星球大戰計劃時期,USSR的敬禮7號太空站完全失去控制,派人上去維修的真實事件改編。
背景:美國大空站計劃,自1979年Skylab跌回地球後,美國是無太空站在太空。而自1973年後,因為太空經費縮減,絕大部份經費去了研發穿梭機。1975年的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為美國同蘇聯兩國太空合作的和平任務,為美國火箭年代最後的有人太空任務,直到1981年穿梭機成功載人太空任務為止。而美國,在此以後就以穿梭機作為類太空站功能,貨倉搭載太空實驗室,以做太空實驗,再拿數據作日後建太空站之用。當然,列根年代星球大戰計劃,增加了對NASA的經費,打算做太空站,但到布殊年代CUT了BUDGET,加上蘇聯解體,於是繼續用蘇聯和平號太空站,直到克林頓年代的國際太空站為止。
而故事入面,美國在當時真的發射挑戰者號,不過為第一次搭載大空實驗室做一星期任務,而且隊員入面有一位華人太空人,為首位華人太空人(中華民國)。
敬禮7號為新一代太空站,有當年最新設備,為之後和平號的先驅。當年蘇聯最引以自豪的系統,就是自動對接系統,有玩過KSP就會知係咩一回事,這個系統,是美國無的,而現時國際太空站對接系統,仍是用這個蘇聯系統。為免失控的太空站落入美國手,就是此事件的開始。
而敬禮7號經典的地方是,片中一開始,個維修任務,包括世界第一位女太空人及女太空人太空漫步做維修。而片中主角,話佢見到天使之後唔畀飛。這個就係出名的其中一個遇到外星人事件。片中話只係主角,其實係全隊人都見到之後全部停飛。片尾見到綠光,亦係暗示這個事件。
同埋,裡面有向整個敬禮計劃犧牲的太空人致敬。
無錯! 香港非常落後, 又如何?
早幾日GOOGLE出份報告話香港落後,原因識科技的人少,識高新科技又會用新科技的人更少,自我感覺良好云云。其實我想問,乜係高科技?UBER?APPLE WATCH?AR?VR?PAYPAL?APPLE PAY?GOOGLE PAY?FACEBOOK?TWITTER?WHATSAPP?TELEGRAM?
真係識科技,這堆野有幾高科技?高科技得過飛機?衛星?火箭?外太空探測船?深海潛艇?粒子加速器?核熔合裝置?生物基因改造工程?
只要個科技不是同醫學、工程科學及工業有關,講唔上高科技。
如果係講生活應用的科技,那些不是高科技,多是幾十年前的技術,多是由太空競賽的技術民用化而來。生活科技,當然以人為本。件產品唔賣得,香港人唔接受,係件產品問題,就唔係話人唔識科技。
筷子夠科學啦,我去歐美賣高科技筷子賣唔到,唔通去屌班鬼佬唔識科學,唔肯試新野用筷子,走去用返刀叉?
要一件科技溶入生活,唔係一時三刻的事,研究客戶的習慣好重要,市場要自己花時間開拓,根本無順風車。
香港衰係一窩風去做潮流興的野,我成日同一些常走來話有新IDEA的客講,這些系統好多人做緊,有乜方法突圍,係要令USER覺得有乜咁重要要留在你的PLATFORM而離開一個有慣性收視的環境,才有用,否則好快收皮。
亞視打左幾十年都打唔低無線慣性收視,香港現有格局下,真係搞得出一個大衛打低哥利亞的東西?
至今做過咁多產品,除了以前OB套系統,就係EDITGRID,係我真係會用而且覺得好用,到現在我都覺得可以再做並值得做的一件產品。
公司都有幾個PROJECT值得再投資去做,但真係無水,無得搞,現在連食都基本上開始出問題。
香港太多人打算食順風車條水,於是一窩風去做同頂爛市。連有錢投資的都係咁,香港邊會有得救?因此我基本上都唔會理香港市場。
香港現有格局,根本不適合做科技,你話我悲觀主議者又好,超級大淡友又好,負能量散播者又好。